千韵园 - 二廊亭 2 展墙
《梁小萍书张迁碑千字文》系列
(参见下面链接 “二碑廊右” 最下部分 “《梁小萍书张迁碑千字文》系列” )
《梁小萍书王铎草书千字文》系列
作品书体:梁式王铎草书
原作尺寸:135厘米 x 35厘米 x22屏
原作材质:宣纸 墨
作品题记:
王铎(1592—1652年),字觉斯(之),号嵩樵、石樵、痴庵、白雪道人等。河南孟津人,人称“王孟津”,诗文书画皆大成就,书法更为显赫,有“才压江南”、“神笔王铎”之誉。
王铎的书法融前人百家而自出胸臆,嗜古推新,楷、行、隶、草,无不精妙, 行草尤为显著。其特征为笔力遒劲、笔势纵横、技法精到、构图奇峻、神彩充盈、古风凛然。其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一席,日本书家更是对其顶礼膜拜,称其几近“一无败笔”之境。
梁小萍诗书碑林大草《千字文》书法系列综述
此碑林共选用作者三款草书《千字文》书法系列:《梁小萍书王献之草书千字文》、《梁小萍书王铎草书千字文》、《梁小萍书黃庭坚大草千字文》。此三者均为史上首创,(注:网上流传清代职思堂法帖《黃庭坚临怀素大草千字文》(暂时无法证其真伪),该书顾名思义,取法怀素,而梁之书,则取法黄庭坚,两者之别,显而易见。)
“在书法五体中,大草被视作当中最高境界之艺术,涵括自然万物之象,极尽意态奇诡之美。
大草,是梁小萍女士最为擅长的书体之一。她孩童时书法作品的首次亮相,便是四帧四尺大草独字 “莺、歌、燕、舞” 。年方十五,与高龄书法名家麦华三同被邀请任教于广东番禺师范,教授的也是大草书法。她独特的、被西方
世界所喜爱的现代书法艺术体系,也是在标准草书基础上,对笔画字形用墨用水重新以国画的构图创作而成。”
【摘自《梁小萍书大草千字文-梁小萍诗联书法艺术丛书•千字文书法艺术系列(卷二)》序言三,由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编,文物出版社出版,2017年ISBN 978-7-5010-5225-7】
作品正文:《千字文》正文 (参看下面链接)
《塔型诗秋怀-梁小萍撰并以梁氏自创篆刻体书之》
作品书体:梁小萍自创篆刻体
原作尺寸:136厘米 x 75厘米
原作材质:宣纸 墨
作品题记:此作成书于2019年。塔形诗作为一种不常见不常用的诗歌和书法形式,于创作有一定难度。
作者在书写其多款书体中选用5款于此碑林。
作品正文:
塔形诗
秋怀
秋
泛舟
如银箭
碎剪澄流
细荡蒹葭梦
惊起一泊飞鸥
凭栏独倚杨花岸
静听雏莺漫啭温柔
非为游人但得游人乐
身临暮旦轻抛暮旦清愁
年年月月春春夏夏朝朝日
喜喜哀哀乐乐忧忧星海巡游
数不完梅绽裹英芳草绿黄枯瘦
焉能免滴荷新雨客行匆促老沧洲
还将畅咏青兰紫菊苍松白鹤晴光色
四极周游五岭纵跨十纪欢歌睦睦悠悠
秋怀( 解读)
秋
泛舟
如银箭
碎剪澄流
细荡,蒹葭梦
惊起,一泊飞鸥
凭栏独倚,杨花岸
静听雏莺,漫啭温柔
非为游人,但得,游人乐
身临旦暮,轻抛,旦暮清愁
年年月月,春春夏夏,朝朝日
喜喜哀哀,乐乐忧忧,星海巡游
数不完,梅绽裹英,芳草绿黄枯瘦
焉能免,滴荷新雨,客行匆促,老沧洲
还将畅咏,青兰紫菊,苍松白鹤,晴光色
四极周游,五岭纵跨,十纪欢歌,睦睦悠悠
《梁小萍书欧阳通楷书千字文》系列
作品书体:梁式欧阳通楷书
原作尺寸:135厘米 x 35厘米 x 22屏
原作材质:宣纸 墨
作品题记:
欧阳通,字师通,潭州临湘(今湖南长沙)人。官至兰台郎骑都尉,故又称欧阳兰台,是初唐著名书家欧阳询第四子,与乃父齐名,人称大小欧阳。
其书体扁平,构架峻密,笔势飞扬,略带隶意的用笔使其风格极具个性。《道因法师碑》是其代表作之一,著名清朝书家何绍基曾深受其影响,足见其名重于世。
梁小萍诗书碑林楷书《千字文》书法系列综述
此碑林共选用作者四款楷书《千字文》书法系列:《梁小萍书欧阳通道因法师碑千字文》、《梁小萍书元桢墓志千字文》、《梁小萍书石门铭千字文》和《梁小萍书马振拜等三十四人造像记千字文》(龙门二十品之一)。第一个系列属于唐楷,后三个系列为魏碑。
出于避免与其它楷书大家在历史上已有《千字文》书法重复的考虑,碑林在此选用了作者上面四款《千字文》系列。从该碑林《千字文》楷书系列中,可以较多地感受到作者梁氏自创笔法的应用,以及一窥作者在篆书、隶书作品中所呈现的淳厚之风和刀刻之力的根源。
该四款楷书《千字文》系列均为史上首创。
作品正文:《千字文》正文 (参看下面链接)